图书列表
经济增长与成果分享—基于低收入群体收入分布视角的研究

作者:阮敬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978-7-5037-7669-4

出版时间:2015-11-18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29.00元

29.00
订购方式
  • 内容简介
  • 作者介绍
  • 目录

    本书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瞄准低收入群体,在拟合收入分布的基础之上,研究基于收入分布的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问题,在理论设定的基础上提出用于测定用收入度量福利损失的低收入度测度指标,并把影响低收入度指标因素效应分解为增长因素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低收入标准变动效应,且可以拓展至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充分反映了经济活动发展过程的诸多特性,为今后研究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研究基础和基本框架。全书共8章,具体内容包括:     1低收入群体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理论研究综述,2收入分布变迁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关系研究,3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低收入群体规模界定,4低收入群体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理论测度模型,5收入分布视角下的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及其因素解构,6收入分布视角下的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地区差异,7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收入分配制度,8结论和研究展望。

    阮敬(1979—),男,广西桂林平乐人,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统计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已出版专著1部、教材2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先后荣获第八、九、十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北京市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励。

目录

1低收入群体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理论研究综述
1.1低收入群体的概念界定
1.2低收入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内涵
1.3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理论机制

2收入分布变迁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关系研究
2.1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增长成果与收入变迁
2.2基于分布的收入变迁描述方法
2.3基于经济增长过程的特定群体收入变迁描述方法
2.4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增长成果及居民收入的变迁

3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低收入群体规模界定
3.1低收入群体界定的确定性标准
3.2低收入群体界定的模糊标准
3.3我国低收入群体规模测度的实证分析

4低收入群体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理论测度模型
4.1低收入度测度指标
4.2低收入度测度指标的数学性质及其公理性评价
4.3其他基于收入分布的低收入群体测度指标
4.4低收入度的优劣及其性能分析

5收入分布视角下的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及其因素解构
5.1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低收入度测定
5.2经济发展过程中低收入群体分享成果的时期差异
5.3经济发展过程中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因素解构

6收入分布视角下的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地区差异
6.1经济发展过程中低收入度的地区差异
6.2低收入度地区因素分解分析中的Shapley分解规则
6.3经济发展过程中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地区差异的
因素解构

7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收入
分配制度
7.1低收入群体扶持和保障政策的现状和问题
7.2建立有助于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收入分配制度

8结论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I:城镇居民低收入度的测度及其因素分解过程
附录II:农村居民低收入度的测度及其因素分解过程
附录III:城镇居民低收入度的因素分解过程
附录IV:农村居民低收入度的因素分解过程
附录V:城镇居民低收入度的地区差异分解过程
附录VI:农村居民低收入度的地区差异分解过程

图目录
图1-1低收入群体、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Bourguignon三角
图1-2低收入群体、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矩形理论模型
图2-1最优分组数下的直方图
图2-2帕累托曲线示意图
图2-3对数正态分布示意图
图2-4核密度估计示意图
图2-5洛仑兹曲线
图2-6GIC的一个示例
图2-7PGC的一个示例
图2-8城镇居民收入分布的演进和变迁
图2-9农村居民收入分布的演进和变迁
图2-101988年城镇居民收入数据的洛仑兹曲线
图4-1t时期全社会人口的收入分配曲线
图4-2多维收入分配函数示意图
图5-1城镇居民收入的核密度估计与正态估计比较
图5-2农村居民收入的核密度估计与正态估计比较
图5-3收入分配效应曲线
图5-4三因素的Shapley值分解过程
图5-5增长效应、分配效应和低收入线变动效应的Shapley贡献
图6-1地区收入分配效应曲线
图6-2增长效应、分配效应和低收入线变动效应的地区Shapley贡献
表目录
表2-1S′m,Sm和εm计算结果
表2-2CHNS各年数据样本规模及其数据特征
表2-3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及居民收入状况
表2-4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
表3-1我国低收入群体规模(2007—2011)
表5-11998年中国城镇贫困线的估计(Hussain,2002)
表5-2按照价格指数调整的历年城镇居民贫困线
表5-3中国农村地区低收入线
表5-4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镇低收入度
表5-5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农村低收入度
表5-6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时期差异
表5-7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时期差异
表5-8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居民低收入度的影响
因素效应解构
表5-9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低收入度的影响
因素效应解构
表6-1我国城镇居民低收入的地区差异
表6-2我国农村居民低收入的地区差异
表6-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低收入度的影响
因素效应解构
表6-4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低收入度的影响
因素效应解构
表6-5各年度省/自治区城镇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
差异及其因素解构
表6-6各年度省/自治区农村低收入群体分享增长成果的
差异及其因素解构

推荐图书 更多
  • 中国统计年鉴2025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写作
  • 统统告诉你
  • 统计热点问题解读(第⼆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