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萍 徐强 杨仲山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978-7-5037-7049-4
出版时间:2014-02-20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43元
订购方式
查看大图作者:蒋萍 徐强 杨仲山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978-7-5037-7049-4
出版时间:2014-02-20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43元
订购方式蒋萍,女,经济学博士,教授。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东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 徐强,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 杨仲山,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教授。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作用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SNA(2008)的出台与发布
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用途
四、SNA在统计体系中的作用
五、SNA与工商会计的联系
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内容概览
一、基本概念的抽象
二、二维账户平衡表的提出
三、账户体系及其特点
四、全套账户序列的构成
五、中心框架与卫星账户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核算范围
第一节 经济意义的生产与非生产
一、经济意义的生产
二、经济意义的非生产
第二节 SNA的生产
一、SNA的生产及其与经济意义生产的区别
二、为什么未将经济意义生产全部列入SNA的生产范围
三、SNA的生产范围为什么扩展了以货币交易为目的的生产
四、对折衷性生产范围的思考
第三节 非法生产与SNA的生产
一、非法生产及其分类
二、非法生产为什么应该包括在GDP中
三、中国的GDP有可能包括非法生产的几种渠道
第四节 外部效应与SNA的生产
一、外部效应的含义
二、外部效应不属于SNA生产范围
三、不能从GDP中扣减(增加)负(正)外部效应
第五节 消费范围、资产范围与国民范围
一、SNA的消费范围
二、SNA的资产范围
三、SNA的国民范围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账户与记账规则
第一节 账户及其种类
一、账户的基本形式
二、分列式T形账户与单列式T形账户
三、流量账户与存量账户
四、按机构部门分组的账户
第二节 账户序列
一、简化的纵向账户序列
二、单列式T形账户表现的全套账户序列
三、几点说明
四、账户体系的特点
第三节 记账方法与规则
一、复式记账法
二、四式记账法
三、记账时间
四、估价原则
五、数据整合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存量、流量和基本分类
第一节 存量与流量
一、存量
二、流量
第二节 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
一、机构单位与经济总体
二、公司、非营利机构和政府单位
三、机构部门及其子部门
四、机构部门分类法的特点
五、机构部门分类法的作用
第三节 基层核算单位、行业与三次产业
一、按生产份额对生产活动进行的分类
二、基层核算单位
三、行业与三次产业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生产核算:基层核算单位角度
第一节 产品与价格口径
一、产品的含义
二、产品的分类及特点
三、产品的计量单位
四、价格口径
第二节 产出及其核算
一、产出及其记录时间
二、产出核算的一般性方法
三、特殊行业产出的核算
四、中国产出统计的初级单位是企业
五、界定在基层核算单位层次与界定在企业层次对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影响
第三节 中间消耗、固定资本消耗与增加值
一、中间消耗及其核算
二、固定资本消耗
三、增加值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生产核算:国民经济总量指标
第一节 社会总产出及其核算
一、社会总产出及其评价
二、生产者角度社会总产出的汇总:基层核算单位汇总法
三、生产者角度社会总产出的汇总:企业/机构单位汇总法
四、购买者角度社会总产出的汇总
五、生产者角度社会总产出与购买者角度社会总产出的关系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评价
二、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生产法总增加值的汇总
三、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收入法总增加值的汇总
四、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最终使用角度
五、三种汇总法的比较
第三节 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一、相关基本概念
二、扣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基本方法
三、不变价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四、不变价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五、不变价GDP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生产账户
一、基本形式
二、国民经济总体生产账户
三、按机构部门分组的生产账户
四、其它展示方式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
第一节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基本问题
一、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概念
二、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流程与基本框架
三、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中部分收支流量的虚拟处理
第二节 收入初次分配核算
一、收入形成核算
二、初始收入分配核算
第三节 收入再分配核算
一、收入再分配的方式——经常转移
二、收入再分配账户
三、实物收入再分配账户
第四节 收入使用核算
一、收入使用核算的内容
二、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与调整后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三、消费核算
四、常用的消费统计指标
第五节 中国收入分配与收入使用的若干统计问题
一、劳动者报酬问题
二、财产收入问题
三、应当用什么指标反映宏观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
四、资金流量表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住户调查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区别
五、事业单位的规费收入是否形成政府部门的可支配收入
六、财政收入与政府可支配收入是什么关系
七、支出法中的居民消费与住户调查中的居民消费之间的区别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资本核算
第一节 资产的概念与非金融资产的分类
一、资产的概念
二、非金融资产的分类
第二节 资本形成核算
一、资本形成核算的基本问题
二、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三、存货变化核算
四、贵重物品的获得与处置核算
第三节 资本转移核算
一、资本转移的概念
二、资本转移各个项目的核算
第四节 资本账户
一、资本账户的基本形式
二、资本账户的例子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 金融交易核算
第一节 金融资产与金融交易
一、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二、金融交易
第二节 金融账户
一、金融账户的基本形式
二、金融账户的作用
三、金融交易核算的原则
四、金融账户中各项目的核算
第三节 资金流量核算:金融交易核算的扩展
一、为什么要进行资金流量核算
二、资金流量核算的范围与特点
三、资金流量表及其平衡关系
四、中国的资金流量核算
五、资金流量表的分析应用
思考与练习
第十章 资产其他变化核算
第一节 资产物量其他变化核算
一、资产物量其他变化的内容
二、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
第二节 重估价核算
一、重估价与名义持有损益
二、名义持有损益的核算
三、中性持有损益与实际持有损益
四、特殊情形下的名义、中性和实际持有损益
五、重估价账户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一章 资产负债核算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性质
一、基本概念
二、资产负债核算是存量核算
第二节 资产负债的估价
一、估价的一般原则
二、估价方法
三、永续盘存法
四、各类资产负债的估价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资产负债核算
二、资产负债表的形式及扩展
三、资产负债表的数例分析
四、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五、资产负债表的应用分析
思考和练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