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翟应龙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978-7-5037-9408-7
出版时间:2020-12-30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48.00元
订购方式
查看大图作者:翟应龙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978-7-5037-9408-7
出版时间:2020-12-30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48.00元
订购方式翟应龙,1960年生于陕西省大荔县农村,1978年考入陕西财经学院统计系,毕业后分配到国家统计局投资司,曾任副处长、处长;1988年在东京联合国亚太统计研究所学习;曾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2002年联合创办中国大学评价网;2014年至今参加中国统计出版社高考大数据平台创建工作,任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多年来面对面辅导高考生填报志愿,对考生和家长的需求有较深的研究。
目录
精心准备,避免失误
有备无患,并非过犹不及 //3
这些准备,一个也不能少 //3
这张表格,需要家长和考生共同完成 //5
这些概念,弄不通就吃哑巴亏 //6
这个结果,怎样评价才满意? //8
擦亮双眼,看个真切
慧眼识珠,才能防患于未然 //13
高考志愿,我们为何如此重视? //13
出分之后,考生如何“五步走”? //16
面对现实,他们为什么还在抱怨? //23
知之,不知,为什么要咨询专业人士? //25
欲善其事,如何识别平台产品? //26
新高考的经验与参考
高考改革,都有哪些新变化? //31
招生制度的变化 //31
时间节点的变化 //32
填报志愿的变化 //32
出分之后,问题多多
//39 填报现场:该发生的和不该发生的
//39 填报倒计时,他们还在犯糊涂
//43 煮熟的鸭子为什么飞了?
//46 小同学的大奇迹是怎样实现的?
//51 “病”急投“医”,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55 如何在征集志愿阶段实施“抢救”?
//63 “挣命”两小时后,无疾而终的教训
//66 高出一本线20多分,他为什么还要哭泣?
//73 旧事重提:我当年如何给自己的孩子报志愿?
//80 追踪悲剧之源
分数是“硬核”,技巧能补拙
//87 挑大学:“一刀切”,还是因人而异?
//87 志愿填报,只是择校的简单过程吗?
//88 大学和学院,真的是一回事吗?
//89 重点大学的前世今生
//91 大学排行榜能当做填报志愿的指挥棒吗?
//96 同一所院校的一本和二本专业有什么区别?
//97 “211”、“985”和“双一流”是什么关系?
//99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不服从调剂?
//100 如何合理把握志愿填报中的冲、稳、保?
//101 从代表性实例看择校的困惑
专业非终身,选择要眼光
选专业:不谋全局,岂可谋一域? //111
录取之后,你真喜欢自己的专业吗? //111
几家欢乐几家愁 //113
被名校录取后,为什么对专业不满意? //117
热门名校与冷门专业:网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20
拔尖计划:“高端”考生对号入座的机会 //123
这所顶级名校的历史系该不该上? //124
如何避免被录取到不理想的专业? //127
如何在众多二本院校中“淘”到好专业? //128
补录时填报的志愿还会有好专业么? //129
专业扫描:考生和家长的各种提问 //130
志愿调整:关键一步怎么做? //140
成功与失误,原因各不同
现身说法: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145
填报志愿是全家人的命题“作文” //145
我的志愿我做主 //151
一个学霸的自述 //155
我填报志愿的“四个要点” //158
一念之差铸成成大错 //159
录取之后:母子紧张关系如何转变? //162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165
考得好,还要报得好 //166
征集志愿的窍门 //167
征集志愿何以出现“踩踏”现象? //169
为什么不能做“捡漏王”? //171
因填报失败而复读的最大障碍 //173
大学才起步,任重而道远
//179 观察与思考: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179 高考志愿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182 你究竟为什么上大学?
//188 寒窗苦读只为财?
//190 一线调查:条条大道通罗马
//199 与新大学生对话:我的生涯规划手记
//204 语不重而心长的闲言碎语
好的平台,事半功倍
//209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209 从“红海混战”到“即得即用”
//212 为什么要选择大数据平台填报志愿?
//216 志愿填报平台是否可靠,能保证100%录取吗?
//217 《生涯志愿帮》何以卓尔不群?
核心概念要明白
//225 核心概念,明明白白才是真
//235 没有他们,这本书将无法出炉(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