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统计杂志社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ISSN 1002-4557
出版时间:2015-06-17
装帧:
开本:
定价:10元
订购方式
查看大图作者:中国统计杂志社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ISSN 1002-4557
出版时间:2015-06-17
装帧:
开本:
定价:10元
订购方式外行人说统计,总戏称“被统计”,内行人谈统计,总感到困惑和迷茫。如何搞好中国统计,是一个长期的命题。
统计工作的核心和实质要求,就是实事求是把数据搞准。可要搞准,没那么容易。全国统计系统几万工作人员长期不懈努力,数据质量在提高,但质疑声音经常还会有。从统计数据的生产流程看,数据质量主要受两个大环节的影响,一是源头,二是中间环节。
从源头看,调查对象报出的数不准,原因有主观也有客观。主观来说,是调查对象不愿意报出真实的数据,如企业瞒报产出和利润,个人瞒报收入和其他信息;客观来说,存在调查对象搞不清楚数据的情况,如个人记不清每月的详细支出,企业统计员算不准工业总产值。还有一种情况,也可算客观,那就是行政部门对企业上报数据的干扰,企业为了生存、发展以及获得利益而配合行政意愿报数。从中间环节看,统计数据失真也有主观和客观原因。主观方面是各级行政对统计数据的干预、“注水”;客观方面是统计人员因能力或责任心等原因导致数据处理出错。综合上述四种情况,统计数据出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出在调查对象身上,二是出在行政干预上。
这些问题,统计系统已然清楚并一直为之奋斗解决,主要措施包括:其一,建立健全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方法制度,开展严厉的统计执法,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二,实施企业联网直报,开始运用大数据,这叫用技术手段解决顽固问题;其三,有节奏地推进GDP核算下一级,同时推进住户、投资、就业等领域的改革,所谓抓住龙头、纲举目张;其四,对内提出“三个提高”,对外提出统计的公开、透明,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这叫需求倒逼供给,并争取统计民心;其五,制定县乡统计规范,加强基层统计队伍建设,这是夯实基础,打牢根基。
对这些措施如何评价?应该说方向正确,也见到成效,近年中国统计确确实实有了大变化,最关键的是数据质量提高了。尤其是统计四大工程、联网直报的推进,值得充分肯定。有的人一提到联网直报就“呵呵”,这是不客观的态度。联网直报,一是顺应了信息时代的潮流,变革手段,提高效率,大势所趋;二是有效遏制了对源头数据的干扰和中间环节的“注水”,虽然还存在左右数据填报的行为,但难度明显加大了,程度也降低了;三是树立政府统计的正面形象,同时为干扰数据行为筑起一堵防火墙。总的一句话,联网直报帮我们把数据搞得更准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就是有价值的。
中国统计,走到这里,一方面改革和建设收获成效,需要继续坚持,另一方面不满和缺陷依然不少,需要继续变革。那么,我们接下来需要一场如何的变革?我们需要的是一场更大范围的、更大胆的变革,我称之为“大统计变革”。这场变革就建立在新观念和新技术的基础上。所谓新观念,就是统计要跳出现有的模式,树立大统计观。使用过百度地图的人都知道,百度地图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地图,而且还是一个生活地图,吃饭的、购物的、看电影的、医院的,应有尽有,太方便了,用者众多。这个例子启示我们,未来统计的发展方向就在于综合各方力量做“大统计”。所谓新技术,主要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大统计”设计。
“大统计”的新观念和新技术,落到实处首先就是要构建一个大的政务信息处理平台。这个平台,将所有的统计调查对象纳进来,将发改、工信、商务、科技、人社、工商、税务、统计、海关、证监等政府部门纳进来。一个企业,从出生到活动到死亡,所有信息都在平台上跑,相同的指标也只能有一个数据,政府部门可以一站式收集到企业的所有信息。而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平台上按各自职能、各取所需进行工作,又能互相共享数据,实现了数据的无缝对接,解决了目前数据的部门分隔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平台的数据质量必然提高。企业报出的数据都是唯一的,避免出现数出多门、数据打架的现象,而且各部门对企业报出数据的不同要求会迫使企业权衡利弊填报数据,而无法准备多套账目应付多个部门。在这种模式下,要对中间环节的数据进行干扰,成本就会变得很高,很多人会为之却步。同时,平台建成后,将会带来包括核算在内的系列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发挥“牛鼻子”作用。更进一步,利用这个平台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就可以开发出功能强大的、满足多方用户需求的现代统计服务系统。
设想这么美,到底行不行?从技术看应该不成问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足以支撑平台建设,关键是各部门的观念能否转变,能否接受这一变革。某些省已经成立了大数据局,有的设在经信部门,但大数据局成立之日便是迷茫之时,各方都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建设大数据局?政府大数据的概念,都在提,但思路并不清晰,这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业的部门来牵头,而统计部门应该是最合适的牵头部门。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多数成功的改革都发轫自一些地方的探索和试点。改革,可以在时机成熟的地方推行并取得成功。实际上,目前一些特别区域,如高新区、产业园区、自贸区等,已经在试水政务信息大平台建设了,因为这是一种内在的需要。这种需要推动我们打破原有的框架和模式,开辟新路。推进大统计变革,我们更需要勇气和决心!
最后,借用一句话结尾:我好像望见了,远远地看到了……
作者单位:广东省统计局
中国统计杂志社
特 稿
01 统计,我们需要一场怎样的变革 王文森
统计方略
04 关于小康指数和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的解读 牛文辉 彭 程等
06 加快建立以劳动力调查为主的失业率统计改革步伐 刘文勇
09 从互联网+统计到数据× 郭秦川
11 刍议大数据背景下CPI统计改革取向 张 艳
新常态
13 新常态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 黄 瑛 郑 礼等
15 新常态 新生活 新导向 彭建霞 方志红
热点坊
16 互联网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运用 董 倩
18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目的和效果分析 陈德胜 李洪侠
20 不动产为什么要统一登记 高 峰
21 大数据对商业营销变革的影响分析 陈 航
专栏
23 勇气和信心 俞肖云
统计科普
24 统计数据报告和展示的模板 张一青
26 浅谈几种常见的统计思想 郭海明
28 赌徒谬误的统计解析 胡顺奇
统计人
30 《新中国统计工作历史流变》读后 韩际平
32 当代统计学大师Bradley Efron 张 圆 刘乐平
34 王茂希的点滴事 方 程
35 你点亮了统计之灯 刘 红
37 让爱心接力棒永远传下去 方 敏
来自基层
38 对统计服务最高境界的探讨 国 岩
40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要切实摸清农业耕地家底 一 农
41 2014青岛世园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与启悟 包 宏
43 强根固本 提高基层统计能力 刘青松
44 打造生态吉林的品牌路径 徐洪敏
见 解
46 数说乘飞机的那些事 宫春子 马淑蕊
48 当下如何看待富裕和幸福 郭洪伟 吴启富
50 卡片背后的概率骗局 祝国强
51 依托统计执法检查 推进调查质量控制 罗 宁 樊 杰
53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 夏恩君 桑硼飞
55 路漫漫其修远兮——互联网时代中纸质书籍的求索 徐维伊
57 四川科技服务业发展及与经济的关联分析 黄亦元
随笔园
59 和你的工作谈场恋爱吧 马 丽
60 不老的统计岁月 张坚仲
61 统计人的雅趣 陈 强
最新数据
62 经济运行点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 钟 宏 周 平
63 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2015年4月)
64 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量值表(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