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统计杂志社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ISSN 1002-4557
出版时间:2015-04-17
装帧:
开本:
定价:10元
订购方式
查看大图作者:中国统计杂志社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ISSN 1002-4557
出版时间:2015-04-17
装帧:
开本:
定价:10元
订购方式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概括总结,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经济新常态的深刻内涵。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已成为新常态的典型特征。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8.1%,快于第二产业0.8个百分点,服务业的占比上升到48.2%,成为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大支柱性产业。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各级党政领导对服务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业统计工作也面临新挑战。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服务业统计必须立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树立“大服务业”统计思维,不断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创新服务业统计产品,为新常态下的宏观决策提供及时、准确、优质的统计服务。
改革、拓展新常态下的服务业统计工作,首先需要深刻认识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业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新矛盾、新规律,抓住机遇,锐意进取。要立足改革创新,科学规范,推动服务业统计新发展。以“三个提高”为中心,努力提升服务业统计能力,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的服务业统计体系,创新服务业统计数据生产新方式。立足精准服务,反映服务业发展新常态。全面推动服务业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是要充分认新常态下服务业统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第一,服务业统计范围广泛,服务业囊括了国民经济20个行业门类中的15个;第二,服务业统计数据来源渠道多和散,国家统计局有多个专业开展服务业数据采集工作,同时有近30个行业大类的服务业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各相关部门;第三,服务业调查对象错综复杂,既包括企业,也包括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服务业组织形式多样,统计工作条块结合,既要组织协调、指导各级政府统计系统,还要组织协调、指导国务院各相关部门服务业统计,组织协调的难度和成本大,数据质量难以控制。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都面临新的挑战。
三是新常态下服务业统计工作要树立“大服务业统计”新思维。要深刻认识服务业统计“牵头、兜底、攻克薄弱环节”的职能和目标,不断改革和完善服务业统计体系。一要强化服务业综合统计职能,目前在不打破现有统计机构设置和基本职能分工的基础上,从“大服务业”统计的角度,进行服务业统计的顶层设计,科学有效整合服务业统计职能分工和资源,对所有新增服务业统计,进行统一设计、牵头和归口管理。加强服务业综合统计职能建设。二要树立“大服务业”统计意识,打破传统专业分割的统计业务观念,突出整合服务业全行业的统计数据。加强年度、季度全口径服务业数据的综合利用,加强对服务业总体发展状况、行业结构、新兴业态等发展变化的全面分析研究。三要加强国家统计局内部的分工协作、实现互补共赢。四要进一步改进数据收集方式,逐步实现数据集中采集。规范对部门的统计需求,以不重复收集相同统计数据为原则,逐步实现各专业对同一调查单位统一采集数据、统一管理和使用数据,逐步实现数据按需在线共享。
围绕构建“大服务业”统计的总体工作思路,2015年服务业统计着力推进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正式开展月度服务业生产指数编制工作。反应市场化活动服务业发展总体变化和趋势,重点研究反映金融、交通、商贸、住宿和餐饮、房地产以及信息服务等六大领域短期动态变化。积极关注网上零售、电子结算等新业态。开阔视野,拥抱新技术。研究探索及时从网络获取所需数据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大数据”。加大对服务业指数编制方法、数据来源和权重选取等的实证分析研究。将服务业生产指数打造成服务业统计的主打产品和品牌,为科学研判我国服务业短期发展变化,为宏观决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二是全面实施服务业企业月度调查。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法制度,加强调查单位名录库审批入库,做好企业数据上报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对数据的审核评估,为服务业生产指数的编制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来源。三是积极配合,做好调查单位名录库维护更新,建立规模以下单位信息的动态维护机制。四是进一步加强对部门服务业统计业务的指导管理。规范统计标准,开展三经普名录库与部门名录库的比对工作,研究建立部门间调查单位名录库的统一共享、动态维护的长效机制。统一规范到各部门的数据采集手段,推动部门有效实施《部门服务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五是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统计,逐步丰富统计内容,积极拓展统计领域,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六是优化扩充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样本,择机发布扩充样本后的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七是强化数据全流程质量控制,注重事前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保证源头数据准确。加强事中调查监控,加大对联网直报企业数据的层层审核力度。加强事后数据的质量分析和评估。八是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统计的分析研究水平。积极开展各类新型服务业统计方法的研究和统计监测分析,及时反映结构调整中服务业新兴业态的发展变化,捕捉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新动力。研究新常态下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新难点、新问题。做好三经普数据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做好重点课题的深度分析与研究。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
中国统计杂志社
特 稿
01 适应新常态 树立“大服务业”统计新思维 许剑毅
统计方略
04 服务新常态 奋力抓落实 曾玉平
06 大数据背景下金融统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赵建超
08 加强影子银行业务统计的思考 王浡力等
新常态
10 新挑战下实现农民增收新突破的路径研究 贺飞燕
12 新常态下对北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李小敏
热点坊
14 物联网助力政府统计大数据战略建设 何 强
16 2014年河南牛羊生产与消费平衡研究 刘召勇等
19 内蒙古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孙春花
21 福建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实施情况调查 孔令军
专栏
23 足球的春天 俞肖云
统计科普
24 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美国统计学大学教育(下) 李 政 赵彦云
26 衡量世界各国真实GDP的方法 刘丹丹
28 如何区别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 马天芳
30 历次全国统计工作会议地位及影响举要 宋 鹤
统计人
33 浪漫骑士的统计情缘 郭 辉
35 调查员“素描” 王伶俐
37 我们是“穿针引线”的企业统计员 陈 斌
38 心中有“四有” 统计逐浪高 孙国伟
来自基层
39 大型普查常用EXCEL函数应用技巧 王 楠 宋 蕊
41 金华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快 汤 伟
见 解
44 数说时间都去哪儿了 宫春子
46 地区经济运行质量测度方法探析 黄陈武
48 电视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挑战 温素清等
51 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钱耀军等
54 冰与火,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银行业的生存之道 李婧婧
56 从多维视角综合评价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 单 薇
58 大学生社会实践态度影响因素探析 马 玲
随笔园
60 《论语》对统计人的心灵启迪 杨颖芳
最新数据
62 经济运行点评:全面客观看待头两个月经济形势 钟 宏 黄 涛
63 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2015年2月)
64 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量值表(201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