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统计杂志社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ISSN 1002-4557
出版时间:2014-09-04
装帧:
开本:
定价:10元
订购方式
查看大图作者:中国统计杂志社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ISSN 1002-4557
出版时间:2014-09-04
装帧:
开本:
定价:10元
订购方式 面对我国能源供需格局的新变化和国际能源发展的新趋势,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要推动能源革命。能源革命的提出高屋建瓴、振聋发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能源革命包括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等四个方面,涉及能源发展的各个主要领域,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可以预期,通过能源革命,我国能源发展必将出现一个根本的变化和暂新的局面。作为能源统计工作者,我们特别关注习总书记在论述能源革命时提出的“完善能源统计制度”的要求。推动能源革命、制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需要全面、准确、及时、可靠的能源统计信息支持,对此,国家能源统计系统责任重大、责无旁贷。可以说,能源革命已经成为推动国家能源统计改革的强大动力。全面加强能源统计工作,不断完善能源统计制度,加快制定能源统一核算方案,充分利用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确保能源统计数据衔接是当前能源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自从2008年开始组建全国能源统计系统以来,我国能源统计为国家开展节能降耗、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能源统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主要的就是国家与地方能源数据的衔接问题。造成能源数据不衔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统计方法制度方面的原因(比如,国家与地方能耗实行分级核算、分别实行供给端核算和消费端核算),也有统计数据质量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层层考核所带来的数据扭曲。比如,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GDP的年均增长目标是7%,但各省加权平均是10%,两者相差3个百分点,五年累计下来,两者差距高达20.8个百分点。考虑到市、县各级的规划目标还要层层加码,差距就更大了。从理论上来说,计划是确定预期目标,统计则反映实际进程,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旦计划目标完成情况不理想,对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压力自然就会转嫁到统计部门,各级统计部门就会感受到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压力。
节能降耗目标考核的压力就更大。“十二五”期间,国家与地方的节能考核目标从表面上看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却并不一致。根据“十二五”规划,国家与地方的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目标虽然都是16%,但由于国家与地方的GDP规划目标不同,换算成能耗总量控制目标,国家年均增长不能超过3.3%,五年累计增长不能超过17.6%;地方年均增长不能超过6.2%,五年累计增长不能超过35.1%。年均增长率相差2.9个百分点,五年累计相差17.5个百分点。在如此巨大的规划目标差距的牵引下,很容易造成国家与地方能耗数据差距的不断扩大。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家与地方数据差距的问题离不开国家与地方所制定发展规划目标的一致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统计系统可以无所作为。事实上,国家统计系统为实现国家与地方数据的衔接已经作出了巨大努力,而且,还将做出更大的努力。对于当前的能源统计工作,马建堂局长提出要“统一思想,坚持原则,科学统计,铁腕核算,清除差异,确保衔接”。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执行。首先,统一认识,坚定信心。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讲话精神和马建堂局长关于能源统计改革的总要求上来,要充分认识能源统计改革的重要性,坚持能源统一核算的各项原则,坚定实施能源统计改革的信心。其次,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在深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能源统一核算方案,夯实能源基础数据质量,以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的精神搞好能源统计改革。第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能源统计工作包括能源、资源、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四位一体”统计,任务繁重、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我们必须在统筹兼顾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上突出改革重点,确保能源统计改革顺利推进。
能源统计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实行能源统一核算制度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以及全国与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基本衔接。能源统计改革的路线图是:(1)利用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核定2013年全国与地区能源统计数据,实现全国与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数据的基本衔接;(2)完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地区能源供应统计体系,为能源统一核算做好充分准备;(3)2015年,实施能源供应统计报表制度,同时,按照现有方法统一组织核算各地能源消费总量;(4)2016年,实行以能源供应端核算为主、消费端核算为辅的方法制度,统一组织核算各地能源消费总量。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相信,通过深化能源统计改革,完善能源统计制度,一定可以打造一个真实可信、规范统一、公开透明的现代化服务型能源统计,为统计改革事业的发展,为能源革命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能源司
中国统计杂志社
特 稿
01 能源革命与能源统计改革 文兼武
统计方略
04 调查是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之必需 孙希有
06 中国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发展和怎样发展 杨映霜
聚焦三经普
07 三经普个体户抽样紧张的十天 岳阳调查队三经普办
08 绘青春画卷 谱经普乐章 王清忠 冯 慧
10 普查前沿花甲兵 陈贤斌
热点坊
11 都市人群轨道交通时间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开发 孙新翔 赵 鹤
14 一方水土话节能 李 宏
15 手机品牌依恋度测量量表编制分析 潘友仙 石梦菊
19 我国体育消费统计指标体系构建与设计 杨 靖
专栏
21 性别危机 俞肖云
统计科普
22 关于研发、科技和创新的那些事儿 李 胤
24 宏观和微观不同视角下的研究与开发 王文静
26 发展中国家统计技术引进中追赶陷阱的防范与跨越机制 王枫云
统计人
28 坚定走群众路线 努力正统计之本 李 明
29 统计缘 数字情 谢德泉
来自基层
30 扩大统计诚信辐射半径 蔡启奋 张忠先等
31 关于深圳前海统计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沈 宜
33 以统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助推赣南苏区的加速振兴 陈焰华
35 对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思考 张 卓
37 转变 冯会平
见 解
38 改进我国道路运输业不变价核算的思考 郑学工
40 大数据:统计观点 魏瑾瑞
43 儋州调声悠扬 保护传承危艰 韩亦姣
45 数说升学与就业 宫春子 赵立铭
47 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的比较分析 黄 峰
5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王建周
54 基于RPCR和关联系数差异程度的统计数据协调性检验方法研究
朋 琳 李涛明等
随笔园
58 珍惜铭记 聚爱成行 包 敏
59 从昆阳大战看统计学原理的实践性 刘正强
61 流光溢彩的统计之路 徐晓军
最新数据
62 经济运行点评:当前经济运行积极变化有所增多 钟 宏 付凌晖
63 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2014年6月)
64 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量值表(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