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发改委已于4月17日下午组织召开了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标志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发改委还同时公布了25个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拟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研究。这25个课题含宏观经济、教育、农业、房地产、国企改革、环境治理、金融、财政、对外开放等经济社会领域。
众所周知,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在离十三五开局还有一年半多一点的时间开始动手,研究谋划,面向十三五,且行且努力,可谓正逢其时。五年规划,规划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数时间内都要开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而未来的十三五,无疑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5年。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体的量化目标是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将总量翻两番调整为人均GDP翻两番,目标有了进一步的提升。5年之后的2012年,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量化目标是“两个翻一番”,即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从2002到2020,从“建设”到“建成”,从一个翻两番到两个翻一番,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预期的目标值也愈来愈高。而实现十八大确定的目标,在最后一个五年,要做的事情、要做好的工作,实在是太多太多。
面向十三五,且行且努力。曾有很多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作过最简单的测算,要实现两个翻一番中的第一个翻一番,经济总量维持接近7%的年均增速就可以达到。但在经济总量早已今非昔比的基础上,一个百分点的绝对量也早已今非昔比。维持一个相对不变的增速,其实质是增长的绝对量越来越大。而与此同时,还要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在经济增长的第二季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还要在发展的同时节能降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无论如何,中国不能再走粗放经营的老路,不能只要增量、不计存量,不能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只有咬紧牙关,坚持科学发展,调整和优化结构,压缩过剩产能,在发展中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保增长的同时提高增长的质量。
面向十三五,且行且努力。在实现第二个翻一番方面,要做的工作更多、难度更大。GDP是总量指标,而居民人均收入则是人均指标。所有的人均指标首先都要考虑人口增减的变化因素。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人口年增长率大约在5‰左右。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为了避免出现更多的失独家庭和失独老人,双独二胎政策已经付诸实施,个别地方甚至酝酿放开单独二胎,由此必然大大延迟人口由增转降拐点的到来。考虑人口增长的因素,要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就要求城乡居民收入总量的增速快于经济总量的增速,以抵消人口增长的影响。鉴于人口新政刚刚开始实行,其对人口增长的影响还要且行且观察,所以,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的幅度,也还要且行且把握。
面向十三五,且行且努力。在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实现两个翻一番,必须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GDP是要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进行分配的。从生产的角度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影响总量,水涨而船高;从分配的角度看,总量已经既定,三个组成部分此涨而彼消。要求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总量增长,就必须提高其在GDP中的比重,就要相应降低政府财税收入的比重和企业盈利收入的比重。但政府需要一定的财力以维持社会管理需要,企业也需要增加收入才能不断扩大再生产。所以,增加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而是既需要科学地规划和设计,更需要合理地运作和把握。
面向十三五,且行且努力。即使实现了两个翻一番的既定目标,前者也只是总量,后者也只是人均。如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使更多的民众共享发展成果;如何缩小包括城乡差距在内的居民收入差距,使更多城乡居民的收入向中位数靠拢,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收入中位数尽可能接近;如何使更多的人不再有被平均、被增长的感觉,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但也更需要努力为之。人均收入翻一番,当然是扣除价格因素之后的实际翻番。但扣除的价格因素只是居民消费价格,而没有考虑房价。而衣食住行是生活的最基本内容,如果商品房价格不能向符合价值的方向回归,甚至继续上涨;如果到十三五末期,居民的实际购房能力不是提升而是下降,收入翻一番、乃至小康水平的含金量就要打上一些折扣。
面向十三五,且行且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量力而行。即使两个翻一番的量化指标得以实现,且结构调整取得实效,收入差距确实缩小,也仅是着眼全国而言。各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基础不同,功能定位也不同。依照客观规律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必然有的地区高一些,有的地区低一些。我们需要缩小地区差别,但不可能短期消灭差别。如果各地非提前即同步,则既不现实也不真实。因此,在研究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既着眼全国又兼顾各地,在整体稳步发展的同时,使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更加和谐、配套、衔接。而对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而言,我们要做的依然一如既往,就是努力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信。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科研所
2014.06:面向十三五 且行且努力
特 稿
01 面向十三五 且行且努力 潘 璠
统计方略
04 认清统计舆情形势 加强统计危机管理 张 芃
07 统计正义需要加入道德元素 孙希有
09 构建和完善我国服务业价格指数体系 韩淑颋
12 从德国经验看我国不变价GDP核算 郑学工 马 佳
聚焦三经普
15 “后经普时代”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管理 李为小
16 执法 “三剑式” 护航三经普 杨 军 陈 倩
热点坊
17 中国经济升级的出发点在哪里 高 峰
19 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统计信息化建设 丛雅静 蔡 宁
21 张、王、李、赵谁最多 武 洁 杨建春
专栏
23 阅读障碍 俞肖云
统计科普
24 环境经济核算的最新国际规范 何 静
26 有趣的美国统计学教材 郭洪伟
29 尴尬的变异指标 余明友
31 Charles Stein小传 高 磊 朱祁恒
统计人
33 山东大汉李坤道 张玉妹
34 像映山红一样绽放 王再飞
35 统计所给予我的 魏绍军
36 数海莲花别样红 易红雁
来自基层
38 影响政府工作公众评价的测量方法问题 张新沙
40 《纸牌屋》热播给我们的启示 蔡雅萍
41 以激励机制 促住户调查 郭京裕 胡 敏
42 让统计回归服务的本质 杨 铮
43 “四部曲”做好统计宣传工作 邓美春
见 解
45 中国城镇化与房地产关系探讨 王启金 王文雯
47 “概率”指标的应用 金 明 张亚力
49 统计资料的数据可视化应用探讨 冯 莎
52 关于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 薛 虹 赵万明
54 从主产区农民收入变化看粮食安全问题 贾贵浩
56 中国民办本科高校一瞥 任 芳 马学俊
随笔园
57 认识统计文化 赵航宇
58 永远的选择 黄 银
59 兰质蕙心 传承家风文明 张 雪
61 走近智者 聆听慧音 包 敏
最新数据
62 经济运行点评:外贸形势有所恢复 未来预期谨慎乐观 钟 宏 王冠华
63 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2014年4月)
64 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量值表(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