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列表
2014.03总387期

作者:中国统计杂志社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ISSN 1002-4557

出版时间:2014-03-17

装帧:

开本:

定价:10元

10
订购方式
  • 内容简介
  • 作者介绍
  • 目录

       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长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深化统计改革和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问题,这无疑是我们统计工作的元叙事。
       要全面深化统计改革,建设好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我认为,统计机构要有“超越统计”的思维,努力建设“不平庸的统计”,换言之,统计机构在全面深化统计改革、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工作中,在为党政领导及部门、社会公众、统计基层和填报单位等对象服务中,要跳出狭义的统计思维模式,在看似非统计业务、统计工作的范畴内,从更高、更宽、更深的角度,思考、设计、做好统计工作,让统计工作效能最大化。
       统计人本质是一个静谧的,努力用少索取、多付出来塑造人生和事业的团队,这是我到统计系统两年多来的最深感受。但也发现不少统计人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偏狭窄,往往只是按照统计制度方法把数字统计出来就算大事已完,最多再围绕统计数字进行一下常规性的分析,这分析一般也被看作是可深可浅的动作,从心里感觉不影响统计工作的完成,似乎这就是统计工作的全部。其实,到这里统计流程远未结束。
       我常说:平庸是错,平庸是恶。什么是平庸?一般人很难意识到,写雷同的文章,讲千篇一律的话,用同样一种方法,处理不同的事和不同时期的事,日常工作中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机械地照本宣科,凡事不努力、不思考,缺乏创新,这就是平庸,更难以意识到“平庸是恶”。具体到我们统计而言,“平庸”表现在:你说什么,我做什么;你有什么方法制度,我按部就班照着做。每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千变万化,每年的数据千差万别,但是总用同一种方法,做不同年的不同事,总用同一种思维思考、对付不同的情况。“平庸的恶”在统计上有代表性的表现,比如某个领导干预统计数据,按照平庸的思路就是,既然他是你的上级,他让你多加一点、减少一点,你不假思索惟命是从照着吩咐做了。惟命是从的结果便是在数字上造假,数字不能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客观现状,违反《统计法》了。而用虚假的数字为决策服务必然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这就是一种作“恶”。
       “不平庸”是相对于“平庸”而言的。为了不犯错,不作恶,我们要努力让统计“不平庸”,努力做不平庸的人,做不平庸的事,这就必须解放思想,要有“超越统计”的思维,超越原有的思路和方法来想事、做事,把统计路线延长、加宽、提高,真正做好统计服务,把平常的事做得不平常,也就是要“追求卓越”,只有“追求卓越”才能与众不同。一是在知识方面要超越,不仅仅要懂得统计知识,而且要超越统计知识,多学其他学科的知识,如金融、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产业知识、企业管理、企业营销等,各方面知识都学一些。二是思考问题的方法要超越,知识丰富了,思考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增强,就能够超越原有的统计思维;思考能力增强了,思维无限了,就容易研究出新方法、新概念来。
       思考问题的方法,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思考统计应当做什么,还能怎么做,而不能狭义地就统计数据论数据,仅仅讲同比回落多少、同比增长多少等等,而是要进一步深入思考,这种回落或增长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比如按产业结构角度看,如果仅从数字来说,数字高了就是增长,但事实上增长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我们知道增长和发展是不一样的,增长仅是加法,在增长的数据背后,若是高耗能的增长,不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那就不是健康的增长,就不能称之为发展,发展是包括增长在内的形态,它还有结构等。对于发展来讲,增长仅仅是“在其中”的概念。因此,我们不要只注重统计数据的高低,而是要多了解、思考统计数据高低代表着什么等数字背后的情况和故事。这次国家局提出的“经济转型升级统计指标体系”就有发展的概念内涵。
       此外,还要从整个社会发展的科学性、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来观察数字的高低。要研究数据代表着什么,社会应当怎样发展,并扩展思考下去。比如说某个数据增高了,就要搞清高在哪儿,了解为什么高,思考这数据增高是利还是弊?同时还要研究社会应按怎样的方式运行,才有利于社会和人类的科学发展。
       国家统计局马建堂局长提出必须加快建设面向统计用户、面向统计基层、面向调查对象的现代化服务统计,我认为,可具体化为努力建设“服务决策、服务生产、服务民生”覆盖全社会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体系,这其中,服务决策包括了为统计用户服务,也就是服务党政部门,服务决策部门;服务生产,包括为企业提供行业数据,指导企业填报;服务民生,也是服务使用用户。服务基层,实际上就是服务生产,服务社会发展的一个方法。而无论是服务决策,或是服务生产,还是服务民生,实际上都是服务发展的问题。
       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建设是无止境的。因为,服务型统计的建设本身就无止境,再加了个“现代化”的定语,那更是没有止境了。“化”是一个从1%到100%的过程,一般而言,100%是永远达不到的,但100%是我们永远努力的目标。
思维是行动的先导,目标是行动的方向。超越统计的思维,必将开拓不平庸的统计未来。
作者单位:福建省统计局
 


2014.03:漫谈“不平庸”的统计和“超越统计”

中国统计杂志社

特  稿
01 漫谈“不平庸”的统计和“超越统计” 孙希有
统计方略
04 沉稳坚毅砥砺行  谢鸿光
06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5 利用大数据改进和完善政府统计数据发布模式        刘兴远
17 浅谈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吕俊松
18 服务业统计与服务业核算的思考   张旭建
20 企业一套表后构建大统计体系的思考 万昱原

聚焦三经普
22 解读“经普”图像,切记紧贴区情                      于桂谦
23 经济普查 巾帼不让须眉 李俊池
25 经普趣事一箩筐                      聂    政
26 经普办的娘子军 王    敏

热点坊
28 农民、马斯洛理论与城镇化建设 郭秦川
30 2014,商机无限  高  峰
32 北京市的养老机构及入住情况调查 沈向东

专栏
35 雾里看花  俞肖云

统计科普
36 环保支出核算的国际规范 李静萍
38 意料之外的组合 实至名归的大师 陈梦根
统计人
40 我们队里的年轻人  刘兆明
41 我与统计调查的30年   王爱霞

来自基层
43 实行统计实践导师制度的有益探索 王国钧
45 “不唯GDP论英雄”给我们的启示  刘文勇
46 北京市民间投资状况一瞥  张  皓
48 服务中前行 刘金文

见 解
49 数说穷人和富人  宫春子
51 融资结构视角下看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 王金娟  孙明明
53 统计学浅谈  万品良
56 大数据时代的“少数派报告” 谢  黎 
58 金融状况指数赋权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许涤龙  封艳红

随笔园
60 解读幸福 吴晓东
61 慎思、明辨、笃行 陈景丽

最新数据
62 经济运行点评:正确认识CPI与PPI的持续背离 钟  宏  黄  涛 
63 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2014年1月)                     
64 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量值表(2014年1月)

推荐图书 更多
  • 中国统计年鉴2025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写作
  • 统统告诉你
  • 统计热点问题解读(第⼆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