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列表
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

作者: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978-7-5037-6726-5

出版时间:2012-12-07

装帧:平装

开本:16

定价:298元

298
订购方式
  • 内容简介
  • 作者介绍
  • 目录

《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是一个为决策、分析和研究提供一套全面、一致和灵活的宏观经济账户的统计框架。它是在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的主持下制订和发布的。依照联合国统计委员会2003年所作任务规定,这五个组织共同负责对《1993年国民账户体系》进行了更新,形成了《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和早期的版本一样,《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反映了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经济环境的新近发展和方法论研究领域的进展。同时它是针对所有国家使用的,其设计宗旨在于满足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各个国家的需要。它还提供了一个其他经济统计领域的总体标准框架,以促进这些统计系统的整合,使其与国民账户保持一致。

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编 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所 译

第1章绪论
A什么是国民账户体系?
BSNA的基本概念
CSNA的用途较
DSNA的范围
E作为不同统计体系协调框架的SNA
F与工商会计之间的联系
G SNA范围的扩展
H SNA与福利测算

第2章综述
A引言
BSNA的概念性要素
C核算原则
D账户体系
E综合中心框架及其灵活性

第3章存量、流量和核算规则
A引言
B存量
C流量
D平衡项
E核算规则

第4章机构单位和部门
A引言
BSNA中的公司
C非营利机构
D非金融公司部门及其子部门
E金融公司部门及其子部门
F一般政府部门及其子部门
G住户部门及其子部门
H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
I国外

第5章企业、基层单位和产业
A引言
B生产活动
C把企业分解为更具同质性的单位
D辅助活动
E产业
F同质生产单位

第6章生产账户
A引言
B  生产的概念
C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
D增加值和GDP
E产出的测度
F特殊产业的产出
G中间消耗
H固定资本消耗

第6章附录从持有损益中分离出仓储所致产出
A引言
B真实价值跨时变化的货物

第7章收入初次分配账户
A引言
B雇员报酬
C生产和进口税
D补贴
E财产收入

第8章收入再分配账户
A引言
B经常转移
C所得税、财产税等经常税
D社会保险计划
E净社会缴款
F实物社会转移以外的社会福利
G其他经常转移
H实物社会转移

第9章收入使用账户
A引言
B货物和服务的支出、获得和消费
C间接测算的非货币交易价值
D住户最终消费支出
E住户部门实际最终消费
F一般政府部门的消费支出
G一般政府部门实际最终消费
HNPISH的消费支出
INPISH的实际最终消费
J最终消费支出与实际最终消费:总结

第10章  资本账户
A引言
B资本形成总额
C固定资本消耗
D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获得减处置
E  资本转移

第11章金融账户
A引言
B金融资产和负债交易
C各个金融工具的记录

第12章资产其他变化账户
A引言
B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
C重估价账户

第13章资产负债表
A引言
B估价的一般原则
C资产负债表中的登录

第14章供给使用表及货物服务账户
A引言
B供给表
C使用表
D使用表的有关细节
E一个数据例子

第15章价格和物量核算
A引言
B指数理论概述
C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物量测度
D经济总体的实际收入测度
E价格和物量的国际比较

第16章账户综述和整合
A引言
B账户的整合
CSNA中的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D综合经济账户序列的一个示例

第17章账户的交叉和其他特殊问题
第1部分:保险的处理
A引言
B直接保险的产出
C与非人寿保险相关联的所有交易
D与人寿保险相关联的所有交易
E与再保险相关联的所有交易
F年金
第2部分:社会保险计划
G引言
H基本定义
I非养老金缴款和福利的核算
J养老金缴款和养老金的核算
K政府通过社会保障提供养老金的特殊情形
第3部分:SNA中标准化担保的处理
L担保的类型
第4部分:金融资产和负债相关流量的记录
M引言
N金融工具流量的记录
第5部分:合约、租约和许可
O引言
P租赁
Q使用自然资源的许可和准许
R共有资产
S进行特定活动的准许
T未来生产的合约
U作为资产的租赁
V其他方面
第6部分:雇员股票期权
W引言

第18章账户的扩展与呈现
A引言
B时间序列,修订和差异
C物量账户
D季度账户和其他高频账户
E地区账户
F展示问题

第19章人口和劳动投入
A引言
B人口
C劳动力的测算
D劳动投入的标准化测度
E估算劳动生产率
F数据来源说明

第20章资本服务和国民账户
A引言
B对资本存量进行估价
C对流量的解释
D资本服务模型的应用
E关于资本服务的补充表

第21章公司活动核算
A引言
B公司的生命周期
C子部门
D不同经济体的公司之间的关系
E资产对生产的贡献
F财务困境的后果
G与企业会计核算的联系

第22章一般政府和公共部门
A引言
B一般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定义
C政府财政统计报表
D一般政府和公共部门中的特殊核算问题
E公共部门统计报表

第23章非营利机构
A引言
BNPI卫星账户所包括的单位
CNPI卫星账户的账户
D  SNA关于NPI的一些其他问题

第24章住户部门
A引言
B住户组成及子部门
C划分住户子部门
D作为生产者的住户
E作为消费者的住户
F住户收入
G住户财富和相关收入流

第25章非正规经济
A引言
B非正规单位的特征
C未观测经济
DILO定义的非正规部门
E非正规就业
F德里小组的工作
G从SNA账户中获取非正规企业活动的数据
H测算非正规经济活动的方法
I非正规经济的指南、研究及手册

第26章国外账户及其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联系
A引言
B核算原则
C国际账户与SNA国外账户的比较
D国际账户的功能类别
E国际账户的一些特别注意事项

第27章与货币统计和资金流量的联系
A引言
B货币统计
C金融统计
D资金流量

第28章投入产出及其他基于矩阵的分析
A引言
B供给使用表中的灵活性
C投入产出表的推导
D社会核算矩阵

第29章卫星账户和其他扩展
A引言
B功能分类
C关键部门的卫星账户和其他特殊部门账户
D卫星账户;改变概念的不同方法
E卫星账户相关内容一览表
F卫星账户的例子

附录1SNA中的层级分类及相应编码
A引言
BSNA中的分类层级
C  补充分类项目

附录2账户序列

附录3与SNA1993相比的变化
A引言
B对统计单位的进一步规定以及对机构部门的修订
C包括生产边界在内的交易范围的其他规定
D关于资产、资本形成和固定资本消耗的概念扩展及其进一步规定
E关于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之处理和定义的进一步完善
F关于政府和公共部门交易范围的进一步规定
GSNA与BPM6在有关概念与分类上的协调
H各章变动清单

附录4研究议程
A引言
B基本核算规则
C收入概念
D与金融工具有关的议题
E与非金融资产有关的议题

参考文献

术语与词汇

索引

译后记


表目录



表2.1:生产账户
表2.2:收入形成账户
表2.3:初始收入分配账户
表2.4:收入再分配账户
表2.5:实物收入再分配账户
表2.6: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表2.7:调整后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表2.8:资本账户
表2.9:金融账户
表2.10: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
表2.11:重估价账户
表2.12:期初资产负债账户,资产负债变化账户和期末资产负债账户
表2.13:整套经常账户的综合表述
表2.14:整套积累账户及资产负债账户的综合表述
表2.15:货物和服务账户

表4.1:非金融公司部门的子部门
表4.2:金融公司部门的子部门

表6.1:生产账户——使用方
表6.1(续):生产账户——来源方

表7.1: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方(简版)
表7.1(续):收入形成账户——来源方(简版)
表7.2:初始收入分配账户——使用方(简版)
表7.2(续):初始收入分配账户——来源方(简版)
表7.3:业主收入账户和其他初始收入分配账户——使用方
表7.3(续):业主收入账户和其他初始收入分配账户——来源方
表7.4: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方——雇员报酬
表7.5:初始收入分配账户——来源方——雇员报酬
表7.6: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方——生产税和补贴
表7.7:初始收入分配账户——来源方——生产税和补贴
表7.8:初始收入分配账户——使用方——财产收入
表7.8(续):初始收入分配账户——来源方——财产收入

表8.1:收入再分配账户——使用方(简版)
表8.1(续):收入再分配账户——来源方(简版)
表8.2:实物收入再分配账户——使用方(简版)
表8.2(续):实物收入再分配账户——来源方(简版)
表8.3:收入再分配账户——详细列示税和社会缴款项目——使用方
表8.3(续):收入再分配账户——详细列示税和社会缴款项目——来源方
表8.4:收入再分配账户——详细列示社会福利项目——使用方
表8.4(续):收入再分配账户——详细列示社会福利项目——来源方
表8.5:收入再分配账户——详细列示其他经常转移项目——使用方
表8.5(续):收入再分配账户——详细列示其他经常转移项目——来源方

表9.1: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使用方
表9.1(续):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来源方
表9.2:调整后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使用方
表9.2(续):调整后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来源方

表10.1:资本账户——简表——资产变化
表10.1(续):资本账户——简表——负债和资产净值变化
表10.2:资本账户——固定资产分类
表10.3:资本账户——存货和贵重物品变化
表10.4:资本账户——非生产非金融资产
表10.5:资本账户——资本转移——负债和资产净值变化

表11.1:金融账户(简表)——资产变化
表11.1(续):金融账户(简表)——负债和资产净值变化
表11.2:金融账户(明细表)——资产变化
表11.2(续):金融账户(明细表)——负债和资产净值变化

表12.1: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简表——资产交易
表12.1(续):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简表——负债和资产净值交易
表12.2: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由经济出现和经济消失引起的资产变化
表12.2(续):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由经济出现和经济消失引起的负债和资产净值变化
表12.3: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由外部事件引起的资产变化
表12.3(续):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由外部事件引起的负债和资产净值变化
表12.4: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由分类变化引起的资产变化
表12.4(续):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由分类变化引起的负债和资产净值变化
表12.5: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按资产类型分的资产变化
表12.5(续):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按负债类型分的负债和资产净值变化
表12.6:重估价账户——资产变化
表12.6(续):重估价账户——负债和资产净值变化

表13.1:包含资产变化的期初期末资产负债表
表13.1(续):包含负债和资产净值变化的期初期末资产负债
表13.2:经济总体的资产账户

表14.1:供给表生产部分:删简版
表14.2:包含在供给中的贸易和运输加价:调整项示例
表14.3:一个例子:运输费用对价格的影响
表14.4:一个例子:对供给表中进口项进行CIF/FOB调整
表14.5:一个例子:调整供给使其包含产品税净额
表14.6:使用表之中间消耗部分:删简版
表14.7:使用表的最终消费部分
表14.8:使用表的资本形成部分
表14.9:使用表的增加值部分
表14.10:使用矩阵中的进口部分
表14.11:以购买者价格估价的五个使用构成项:按生产单位分组
表14.12: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供给表和使用表
表14.12(续):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供给表和使用表
表14.13:供给表和使用表: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产品中的贸易和运输加价、税和补贴
表14.14:供给表和使用表:按基本价格计算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ISIC分类
表14.15:中间消耗和最终需求中的进口品

表16.1:账户序列中的经常账户概览
表16.2:积累账户和资产负债表概览
表16.3:BPM6账户结构下的国外项目
表16.4:显示各机构部门的经常账户概览——使用
表16.4(续):显示各机构部门的经常账户概览——来源
表16.5:显示机构部门的积累账户和资产负债表概览——资产及其变化
表16.5(续): 显示机构部门的积累账户和资产负债表概览——负债、资产净值及其变化

表17.1:个人非人寿保险账户——使用
表17.1(续):个人非人寿保险账户——来源
表17.2:个人人寿保险账户——使用
表17.2(续):个人人寿保险账户——来源
表17.3:通过社会保障支付的非养老金福利账户——使用
表17.3(续):通过社会保障支付的非养老金福利账户——来源
表17.4:未备资其他就业相关保险计划的非养老金社会福利账户——使用
表17.4(续):未备资其他就业相关保险计划的非养老金社会福利账户——来源
表17.5:备资其他就业相关保险计划的非养老金社会福利账户——使用
表17.5(续):备资其他就业相关保险计划的非养老金社会福利账户——来源
表17.6:通过社会保障支付的养老金福利账户——使用
表17.6(续):通过社会保障支付的养老金福利账户——来源
表17.7:定额缴款计划下应付养老金福利账户——使用
表17.7(续):定额缴款计划下的应付养老金福利账户——来源
表17.8:定额福利计划下的应付养老金账户——使用
表17.8(续):定额福利计划下的应付养老金账户——来源
表17.9:社会保险相关交易详表
表17.10:SNA账户序列中包括和未包括的养老金计划内容补充表

表18.1:高层次的SNA/ISIC集合(A*10)
表18.2:生计性经济特征国家的产业层次细目
表18.3:按支出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表20.1:根据资本对生产的贡献推导其存量价值的例子
表20.2:根据资本价格的下降推导其存量价值的例子
表20.3:价格下降模式与表202稍有不同
表20.4:资本服务与SNA的术语
表20.5:以土地为例
表20.6:带有残存价值的资产
表20.7:与表206中资产购置有关的所有权转移成本的例子
表20.8:含有终期费用的资产
表20.9:对跨越数年的在建工程估价
表20.10:金融贷款的例子
表20.11:可能的补充表——概述

表23.1:ICNPO类别

表26.1:住户常住性状态对东道国经济核算的主要影响
表26.2:企业常住性对东道国经济核算的主要影响
表26.3: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
表26.4:国际账户中与SNA账户序列有关的平衡项
表26.5:综合国际投资头寸表术语概览
表26.6:金融资产分类和功能类别之间的联系

表27.1:金融公司部门的子部门
表27.2:金融资产和负债分类
表27.3:金融账户简表——资产变动
表27.3(续):金融账户简表——负债和资产净值变动
表27.4:按债务人和债权人分解的详细资金流量表或金融资产存量表表式

表28.1:一个例子:供给表中进口项从CIF到FOB的整体调整
表28.2:经济所有权未发生改变时记录货物的两种方式
表28.3:来自表1412的使用表
表28.3(续):来自表1412的使用表
表28.4:按产业和机构部门交叉划分的中间消耗和增加值
表28.4(续):按产业和机构部门交叉划分的中间消耗和增加值
表28.5:一个例子:从建筑业到制造业重新分配产品
表28.6:产品×产品投入产出矩阵示例
表28.7:产业×产业投入产出矩阵示例
表28.8:以矩阵形式表示的货物和服务账户
表28.9:以矩阵形式表示的供给使用表
表28.10:以矩阵形式表示账户序列中的流量账户
表28.11:以矩阵形式表示的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账户序列

表29.1:旅游卫星账户手册中的表6
表29.2:SEEA中混合型供给使用表的例子
表29.3:环保货物服务供给使用合并表示例
表29.4:卫生核算体系中的供给使用表示例
表29.4(续):卫生核算体系中的供给使用表示例图目录


图目录



图2.1:经济总体的综合经济账户图
图2.2:主要账户、平衡项和主要总量概览

图4.1:机构单位归属机构部门的流程图

图6.1: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

图17.1:年金示例
图17.2:与不同金融工具相关的流量示意

图22.1:公共部门和其他主要国民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

图25.1:未观测经济与非正规部门
图25.2:识别ILO非正规部门中的单位
图25.3: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部门就业
图25.4:从SNA机构单位中识别ILO的非正规部门单位

推荐图书 更多
  • 中国统计年鉴2025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写作
  • 统统告诉你
  • 统计热点问题解读(第⼆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