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列表
2019.12总456期

定价:15元

邮发代号:ISSN 1002-4557

出版时间:2019-12-17

订阅
  • 特稿
  • 目录

        人口普查,十年一遇。


        近日,国务院发布〔2019〕24号文,2020年我国将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盘点,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次人口普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的重要历史节点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肩负着为规划“十四五”和第二个百年目标提供统计保障的使命。发令即出,国民当以积极行动,共同完成这一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


        人口普查是世界通行的各国政府获取人口资料、掌握国情国力、实施治国理政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方法。具有现代意义的人口普查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1994年9月,联合国第三次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第一次将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会议通过《行动纲领》,呼吁各国加强在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1999年6月,联合国召开人口和发展特别会议,再次从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唯一有长期不间断人口资料记录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在1953、1964、1982、1990、2000、2010年开展了6次人口普查。2010年5月出台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时。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口是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行为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完整、详尽的人口信息,是规划好经济社会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重要的资源和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过人口普查,准确掌握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居住等方面的新情况,对推动构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治理体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普查的主要内容是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总动员,全国需要选聘近700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在15天内,访问4亿户家庭,查清14亿人口基本情况,任务之重、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为确保普查的顺利开展,整个普查分三个阶段实施。一是准备阶段(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二是普查登记阶段(2020年11月—12月),这是整个普查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直接决定和影晌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阶段;三是数据汇总和发布阶段(2020年12月—2022年12月)。


        数据精准是普查工作的生命,如何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首先是强化组织领导,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建立完善的普查机构,广泛引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同时,建立完善的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加大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坚决杜绝人为干扰普查工作的现象。


        其次是新技术新手段作保障,这次普查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探索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数据。鼓励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同时加大对行政记录和大数据的应用,提高普查数据采集处理效能。


        再次是数百万普查大军登门入户。届时,各个村落、社区都将有训练有素、统一配带人口普查标志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登门入户,现场登记,并通过行政记录核实校准。


        最关键的还是每一个公民,不管你是官是民,是老板还是员工,都要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普查、支持普查、配合普查。普查员有为你个人信息保密的责任,你也有依法提供个人真实情况的义务。


        普查连着你我他 ,搞好普查靠大家。发令已响,让我们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积极行动起来!

 

卷首 | PREFACE
01  大国人口普查 有你有我有他  /钟诚


方略 | STRATEGY
04  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工作中深入应用的思考之二  /袁晓勇
08  浅谈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统计服务  /邓庆雄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10  主题教育在基层  /一兵
13  黔调掠影  /张来成
17  尘封岁月里的统计初心  /李定乾


热点 | HOT SQUARE
18  利用移动通信大数据进行人口动态监测的新问题  /阮敬 等
19  迎战“人口普查”,你准备好了吗  /田民兴


专栏 | SPECIAL COLUMN
21  让指数指向正确的方向  /李金昌
24  个体与集体选择  /黄涛

经普进行时 | ECONOMIC CENSUS IN PROGRESS
26  如何做足经济普查中“增加值”这篇文章  /马丽
29  巧用微信公众号宣传助推四经普  /王丽娅


科普 | SCIENCE
31  三部书连缀中国政府统计百年历史  /高敏雪
34   贝叶斯公式及其思想在就业面试中的启示  /郭念国
36   Excel中的阴差阳错  /邓力
39   列克西斯图在人口普查中的应用  /李晓红


统计阅历 | STATISTICAL HISTORY
42  原来文科生也会做文本分析的  /黄向阳
45  苏区调查精神“铸魂”  /彭道宾


统计人 | STATISTICS
48  观文识人:潘璠的人生哲学  /马士龙 张琦
50  盛开在喀什河畔的统计之花  /张帆


致敬祖国 | SALUTE THE MOTHERLAND
53  在逐梦的路上奔跑  /叶春艳
54  记忆中的统计大院  /罗琳


基层 | GRASS-ROOTS
56  区块链思维对做好基层工价调查工作的启示  /曹海波
57  浅谈提高年报数据的及时性  /耿良田

见解 | OPINION
60  英国画家画不好澳洲的桉树  /邱东
62  数说“标点符号”那些事  /宫春子 刘奕兵
65  化肥使用与粮食生产关联分析  /梅子
68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梅奕欣  曾常林
71  数字鸿沟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董君 洪兴建


随笔 | ESSAY
74  走进档案 守护历史  /林尽染
76  聆听数字里的玉石之音  /立刚 涞城


最新数据 | LATEST DATA
78  点评: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结构调整继续推进  /钟 宏  黄天河
79  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
80  经济景气指标

推荐图书 更多
  • 中国统计年鉴2025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写作
  • 统统告诉你
  • 统计热点问题解读(第⼆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