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列表
2017.05总425期

定价:15元

邮发代号:ISSN 1002-4557

出版时间:2017-05-17

订阅
  • 特稿
  • 目录

        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变的统计舆论环境,面对繁重多样的数据服务任务,全国综合统计及新闻宣传部门迎难而上,及时监测分析经济形势,及时加强数据解读,及时为党政领导提供服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强化前瞻意识和分析研判,全面把握新常态下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新特点新规律,撰写了一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强化创新意识,着力加强统计传播和形势解读,数据解读的范围、层次、时效性进一步提升,撰写了一批有分量的解读报告,刊发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大大增强了统计公信力,及时引导了社会预期。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统计开放日”,统计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升级运维,统计公开透明再上新高度。强化服务意识,着力适应多元化多样化社会需求,高质量为党政领导和各部门提供数据服务,国家统计数据库进一步增加内容、完善功能,统计服务走向智能化、便捷化。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数据时代、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应用日益广泛,统计部门是生产统计数据信息的重要单位,重要性在提高,职责在加重,这对综合统计和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仍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使得经济形势分析难度更大;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仍不绝于耳,误用甚至滥用统计数据的情况也很突出,统计新闻宣传面临严峻挑战;各级党政领导关注的问题和现象不断变化,对数据服务的需求也更趋灵活多样,公众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愿望和热情不断增强,数据服务任务更重。2017年,我们党将召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九大”,综合统计工作必须充分认识经济形势的复杂性,积极做好舆情引导和应对准备,共同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分析研究工作要上水平,把握规律,开拓创新,求新求变,抓深度、出精品,为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分析视野要有新拓展,既要加强国际化视角,抓住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交融深、作用大的关键领域;又要重视中长期因素,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把握大逻辑、大趋势,把短期问题放到中长期趋势中加以分析;还要强化全过程分析,由事后总结研究向事前、事中、事后分析并重转变。分析框架要有新突破,既要关注经济增长,更要关注民生改善;既要看总量,更要看结构;既要看增长速度,更要看运行质量和效益。分析手段要有新举措,加强调查研究、综合研判和渠道拓展,掌握一手资料,借助他山之石,密切监测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争取早发现、早准备、早预案。


        新闻宣传工作要上品味,进一步提升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统计新闻宣传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要求高,导向作用强。要提升品质,注重特色。宣传发展成就,要讲政治、有内容;宣传统计改革,要接地气、贴民生;宣传统计透明,要出真招、见实效。通过高品质的宣传,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国家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统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舆论保障。要打造品牌,扩大影响。着力打造数据发布的品牌、形势解读的品牌和统计科普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提升社会影响力。要凸显品格,凝聚合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新闻宣传应坚持的基本方针,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品格”所在。要进一步巩固“两微一端”等宣传阵地,牢牢抓住话语权和主动权,扩大品格的传播力。


        数据服务工作要上档次,更新观念、多措并举,向高标准看齐。继续增量、扩面、提质、增效,既强调向党政领导提供服务的“数量”,还要确保第一时间的“速度”。既要保证提供数据的准确可靠,还要丰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做到“准确”与“多样”兼顾。积极推进大数据和微观数据开发利用,进一步完善数据发布库,不断创新、灵活机动,努力提高数据服务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高效率。


        总之,综合统计和新闻宣传工作要不断前行,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水平;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和指示批示精神,在提高数据质量的基础上加强预测预判;必须切实按照国家统计局党组和宁吉喆局长的要求,按照各地党委政府的要求,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坚持大综合、大宣传和大服务的理念,努力实现分析研究工作上水平、新闻宣传工作上品位、数据服务工作上档次的目标。

特稿
01  开拓创新 善谋善为
    进一步推动综合统计和新闻宣传上水平  /盛来运

方略
04  我国与欧盟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比较研究  /察志敏 等
07  “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统计网站发展思路  /王冬梅
10  建立政策统计学助推新常态下统计创新发展  /汪涛  李红艳

大数据
13  大数据时代的统计学新特征——统计测度  /李勇
16  大数据下的残疾人精准文化扶贫展望  /孙慧 凌迎兵 等
19  大数据背景下的政府统计生产方式面临创新  /王振宇

热点
21  如何对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识别  /徐鑫
23  对统计违法要做到“零容忍”  /陈新光 王娇 白春
24  对我国“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的统计解读  /嵇冉 等
27  技术进步与共享  /黄涛

科普
29  按季度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指导  /贾向丹
32  工业产能利用率指标调查与研究  /孙晓

统计人
35  映日荷花别样红  /刘青松
37  遇见最好的自己  /赵曼

农普记录
38  入千家万户 品农普滋味  /程晓玲
39  呕心沥血为工作 倾心诠释农普情  /刘云

基层
41  北京市2016年就业情况分析  /王岚岚
4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证分析及对策  /周荣荣 王渭 黄毅
47  发展新产业 激发新动能  /吴文芳 张琳琅
50  沈阳应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当好“排头兵”  /贺彦飞
53  以创新思维探索基层统计法治建设  /谭惠文

见解
55  数说吸烟控烟那些事  /宫春子
58  以满意度为核心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吴瑞杰
62  国家社科基金统计学科立项项目统计与分析  /任媛 等
65  蒙特卡洛统计方法衡量股票市场风险  /张立华
68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何”与“何为”问题探讨  /石薇 等

随笔
70  曲高未必和寡  /焦磊
71  记忆中国  /田星阳

连载
73  田间地头的统计(5)

最新数据
78  点评: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王冠华 
79  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
80  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量值表

推荐图书 更多
  • 中国统计年鉴2025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写作
  • 统统告诉你
  • 统计热点问题解读(第⼆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