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列表
2016.11总419期

定价:15元

邮发代号:ISSN 1002-4557

出版时间:2016-11-17

订阅
  • 特稿
  • 目录

        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以推行电子政府、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总书记的讲话,不仅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做了全面部署,更明确提出了“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的具体要求。


        建设国家大数据中心是一件大事。随着大数据浪潮的扑面而来,愈来愈多的国家都相继制定了促进大数据发展的国家战略。美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大数据:抓住机遇,保存价值》报告和《美国联邦大数据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英国政府制定了《英国数据能力发展战略规划》,日本政府提出了《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了《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2015年8月,我国政府也制定并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数据的共享、开放和促进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做出了全面部署,标志着中国政府也将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正是适应大数据发展潮流、抢占大数据发展先机、实施大数据国家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


        建设国家大数据中心是一件大事。各级政府既是大数据基础建设的组织者,其本身的数据资源又构成了未来国家大数据中心的重要数据源。尽管政府部门的结构化数据在浩瀚大数据洪流中所占比重会逐   步缩小,但相对于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而言,政府数据具有标准化程度高、时间序列长、稳定性强、反映国情国力、可作为宏观决策依据等特点。而结合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和电子政府建设国家大数据中心,重中之重是实现政府部门数据的共享与开放。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尽快进入状态,按照“纲要”明确的2017年实现数据共享、2018年实现对外开放的目标倒排时间,认真梳整各自的数据资源,确定共享与开放清单。由于多数政府部门的数据是在其履行相应职能过程中实时生成的,因此其业务流程的改造、优化及与大数据中心的对接,也应是未来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建设国家大数据中心是一件大事。既要整合政府数据资源,又要统筹社会数据资源。因为一些社会数据资源既是政府数据的来源,也可在一定程度或某一方面反映经济社会现象,且为政府数据提供重要的参照和评估依据,所以国家大数据中心建设不应仅整合相对有限的政府数据资源,而应统筹貌似无限的社会数据资源。而社会数据浩瀚庞杂,不仅即时产生,而且快速流动;不仅面面俱到,而且无边无际,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梳理、辨析、选择和整合。选择的原则,一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或是本身有一定经济、社会意义的;二是透明度高的,易获取的;三是经过评估,数据质量相对有保证的。


        建设国家大数据中心是一件大事。国家大数据中心不是一般的数据中心,也不应仅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数据库,而应是能够对不同来源、不同标准、不同时限的复杂大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应用的系统、平台和机构。因此,国家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一要有法律保障。要通过完善现行法律及必要时出台新的法律法规,确保大数据拥有者依法提供和开放数据,并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秘密。二要有技术保障。包括生成不同类型大数据的技术;对超大规模数据集进行抓取、存储、处理和计算的技术;对不同数据进行展示、发布和分析的技术。三要有组织保障。一方面,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体系,确保中心的建设能够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建成后的中心要有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组织体系,确保从标准设计到数据处理、发布应用各环节能够流畅运作。


        建设国家大数据中心是一件大事。政府统计既是大数据的生产者,也是大数据的应用者,所以大数据对政府统计更具有特殊意义。我们曾经强调统计信息是社会信息的主体。而今,大数据来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数字化了。不尽快将大数据纳入我们的数据源,政府统计数据就面临失真的危险。因此,政府统计部门在国家大数据中心建设中更应该抓住机遇,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做好扩大数据共享与开放的准备,梳理现行的统计数据,确定哪些可以列入共享与开放清单;另一方面,要借此东风,把政府统计的大数据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以从法律上为政府统计获取大数据奠定基础;要积极推动大数据标准化建设,从制度方法层面克服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障碍;要努力丰富统计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手段,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只要紧抓机遇、顺势而为,政府统计就可以在国家大数据中心建设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特稿
01  建设国家大数据中心是一件大事  /潘璠

方略
04  构建符合现代统计理念的统计服务体系  /王宁
07  重点领会经济工作的三个关键词  /谷彬
09  调查队要练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陈敏  储小华
12  韩国资本存量测算中资产使用年限的测算  /刘冰

大数据
14  医疗大数据的未来  /谢邦昌 李扬
15  用数据,更要养数据  /车品觉

热点
17  新常态下最低工资“保基本”功能评估  /胡宗万
19  基于区域产业链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  /张淑莲 等

专栏
22  一无所有的足球  /俞肖云
24  别无选择的选择  /夏黛

科普
26  旅游统计的基本框架  /王文静
29  中国创新能力提高较快  /王金萍

统计人
33  杨屾先生和我的村庄  /李济远
34  我心里的一亩田  /魏玲
36  那些人,那些事  /陈荣

农普记录
37  如何发挥农业普查网站的宣传作用  /蔡军
39  强化质量意识 搞准农普数据  /张耀红
41  农业普查 重任在肩  /吴超

基层
43  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动态研究  /何勇
46  青岛市统计局的“十个一”工程  /李刚
48  “互联网+”环境下河北农业现代化的优化路径  /王舵 等
50  九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践及思考  /胡懿 李国华
53  福州“连山模式”精准脱贫思路探析  /张艳

见解
55  数说奥运会那些事  /宫春子
58  浅议新型统计智库建设  /夏洁 
60  通货膨胀持续性及货币政策时机的选择  /刘玉玫 丁洪福
62  宁夏城镇居民消费对服务业发展影响  /王钰 陈景丽
64  刍议中国自贸区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改革  /顾辉 等
67  工业小微企业经营能力与做强路径研究  /陈敏
70  陕西民办博物馆商业化发展探析  /丁晓雯

特别赛事
73  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举办《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
    条例》知识竞赛的通知
74  2016年《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知识竞赛题
77  2016年《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知识竞赛答题卡

最新数据
78  点评:9月份国民经济出现若干积极变化  /黄永山 
79  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
80  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量值表

推荐图书 更多
  • 中国统计年鉴2025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写作
  • 统统告诉你
  • 统计热点问题解读(第⼆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