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10元
邮发代号:ISSN 1002-4557
出版时间:2015-11-17
订阅
查看大图从11月1日开始,全国数万名调查员进社区、下村镇,开始了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人口是一个国家的最基本国情国力信息。世界各国都把掌握准确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情况,作为科学治国和宏观决策的基础。国务院2010年颁布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明确规定,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进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于2015年开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以及居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流动人口规模依然庞大、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等新特点。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完成、“十三五”规划开启的承上启下之年,未来几年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2015年全国人口调查获取的人口基础信息,将有助于了解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情况,为完善就业政策提供依据;有助于摸清老年人口规模,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掌握流动人口变化情况,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有助于反映城镇化发展情况,更好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助于摸清人口生育情况,为制定和完善人口政策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可以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对于我们掌握国情、制定“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发挥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
这次调查采用二阶段、分层、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国家级样本抽取了约6万个调查小区,约1400万人。根据地方政府需要,经国家统计局同意,部分省(区、市)适当扩大了调查样本。调查内容包括住户的基本情况和个人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迁移流动、就业、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指标。与以往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相比,此次调查增加了反映人口流动情况和城镇化质量指标。
这次调查,在数据采集手段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数据采集环节,采取调查员利用手持终端设备(PDA)入户登记与住户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相结合的形式,这是人口调查中的一种全新尝试。由于在PDA和互联网自主填报程序中内嵌了数据逻辑审核关系,可以在调查现场及时发现并立即纠正错误填报,提高了调查数据质量和调查效率。互联网自主填报,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减少对住户的打扰,降低调查成本。在数据传输环节,调查员将PDA中的原始数据通过无线上网方式直接发送到国家统计局数据服务器,极大提高数据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些调查创新的尝试,将为2020年人口普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基础数据做好准备、积累经验。
针对抽样调查的特点,不仅开展了面向全社会的广泛宣传,更注重对抽中社区的重点宣传。一是宣传工作准备充分。国家统计局统一制作了宣传片和宣传广告《为幸福来敲门》、印制了宣传海报、调查公告、宣传折页等宣传用品下发各地,设计和开通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内网和外网。各地也积极通过制作播放宣传广告、安排媒体采访、在社区内张贴悬挂宣传材料等方式,扩大群众对人口调查的知晓度。二是宣传形式灵活多样。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又广泛应用网络、移动传媒、短信微信等新媒体,还积极借助户外广告牌、出租车顶灯、公共橱窗、板报、标语等多种渠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国家统计局微信平台“统计微讯”定期播发宣传视频、宣传漫画及相关信息;中国统计信息报多次进行了专题报道;在中宣部的大力支持下,宣传广告连续两周在央视播出,主要网络媒体播放了宣传片;有关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新闻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频道、中国新闻社等各大媒体报道。通过宣传,使被抽中地区中的调查对象积极支持配合1%人口抽样调查。
在新形势下科学组织实施1%人口抽样调查,高质量完成调查工作,仍然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人口流动数量大、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带来的寻找调查对象难度大,社会公众保护个人隐私意识增强带来的调查对象配合难度大,以及新的数据采集方式带来的调查工作要求高等。
各级调查机构和广大调查人员牢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前期扎实进行摸底调查,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已经为入户登记打下良好基础。现在,他们正以严格、严谨、严肃、严明的工作态度和甘于奉献、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工作作风,齐心协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入户登记任务,为发挥统计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特 稿
0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人口抽样调查 冯乃林
统计方略
04 中国的性别统计工作 肖 丽 徐建琳等
06 准确界定指标差异科学应用部门大数据 王 欣 从金霞等
09 加强管理,以提升服务业部门统计水平 赵 娟
新常态
11 经济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问题探析 汪传敬
13 房地产市场迎来新时代 鲍俊平
热点坊
16 农民增收视角下的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 刘 恒
18 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孙 晨 陈立文
21 深度调整期的遵义白酒行业 杨永彦 廖从莲
23 影响方便食品消费行为的因素 吕 珩
专栏
25 质量与标准 俞肖云
统计科普
26 有关刑事司法统计的国际模板 周 航
28 漫谈唐代的“户口”统计 张文明
统计人
29 数海采珠 统计筑梦 何书君 陈焰华
31 统计调查人的情怀 李永明
来自基层
32 “三心二意”做好劳资统计 聂 政
35 悬丝诊脉城乡一体 凝思飞墨畅绘民生 徐晓军
38 从三经普数据看德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 李 琳
41 正确认识当前PPI持续下行 郑延东
43 结合地区特点 精选PMI样本 马露露 陆 凯
44 “互联网+”统计大数据 周相超
45 关于当前统计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王维周 张 进
见 解
47 数说电影那些事 宫春子
49 从一本好书到优秀出版物 尹 伊
50 我国棉花价格形成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朱厚岩 邬 拉等
54 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借鉴意义 邬彩霞
57 城市商业地产发展潜力量化分析 邱 雅 马新兰
随笔园
61 回归自然 李 宏
最新数据
62 经济运行点评:三季度经济增速略有回落 钟 宏 黄永山
63 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2015年9月)
64 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量值表(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