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列表
2014.04总388期

定价:10元

邮发代号:ISSN 1002-4557

出版时间:2014-04-17

订阅
  • 特稿
  • 目录

       一、2013年,全国三经普数据处理和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1.三经普数据处理工作进展顺利。数据处理方案详细、周全;数据处理环境得到改善;软件系统多样兼容;普查技术培训扎实认真;数据处理设备采购基本到位。
       2.“四大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拓展。一套表以外的其他统计业务逐步向联网直报系统迁移,统计联网直报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联网直报的企业数量也稳步上升,直报企业去年年底已达90多万家。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一套表软件功能不断完善。系统运维监控和技术保障上到新水平。信息安全基础建设继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运维保障更加有力。数据库建设进一步推进。新技术研究不断深入。这些工作的取得,凝结着数管中心系统、各级统计机构和各个专业司共同努力建设的心血。
       当前,三经普数据处理及统计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三经普数据处理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统计应用系统等级保护整改工作仍未全面完成;网站系统安全疏于管理;省以下统计机构信息安全管理薄弱;监控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国家调查队系统信息化建设急需加强。

       二、2014年统计信息化重点工作
       1.进一步做好三经普数据处理工作。一是重点做好普查单位的拾遗补漏,保障普查的全面完整。二是抓紧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认真的审核、查询、修改,层层把关,确保普查数据的质量。三是调查队系统要全力做好个体户的抽样调查工作,各级统计机构和普查办要积极配合并提供准确的抽样工作名录库。四是积极做好普查数据资料开发工作,要充分挖掘三经普采集调查对象地理信息的新特点,利用三经普地理信息系统加工更加丰富的区域、空间、地图资料,实现普查资料可视化的空间展示,及时把三经普取得的丰富成果提供给各级党政领导,展现给社会公众。
       2.以“三个全部”为目标,全面深化“四大工程”。要按照“功能优化、性能稳定、友好兼容、方便易用”原则,以面向专业、面向企业、面向基层服务为宗旨,不断改进和完善平台的各项功能,更好地满足各专业、各级统计人员和企业用户的需求。要加快拓展联网直报业务。充分发挥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的优势,发挥三经普建立起的移动采集管理系统和大量移动设备在日常统计业务中的作用,切实提高统计业务的集约化水平。2014年要完成城乡住户调查、贸易小型企业抽样、农业成本费用调查、劳动力调查、名录库管理等业务向一套表平台的迁移,推进PDA移动采集终端的广泛应用。要构建联网直报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按照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要求,面向基层,面向调查对象,在联网直报呼叫中心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对上报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继续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完成国家和省级视频会议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继续做好系统运维、保障工作;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使调查队系统信息化建设有一个较大的推进。要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
 
       三、做好统计信息化工作的几点要求
       1.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目前统计系统信息化队伍人员不足,人心不稳的问题较为突出。队伍建设问题必将影响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长远稳定发展,应当引起各级统计机构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地要根据当前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及时补充信息化工作人员,增加力量。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过程中,解决好统计信息化工作人员的身份和待遇,保持队伍的基本稳定。
       2.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统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性强,需要各类信息化专门人才。各级都要关心和重视统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信息化技术精湛、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过硬的统计信息化建设专业队伍。
       3.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实施统计“四大工程”,社会反映强烈,影响很大,统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各级统计机构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扩大信息化战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使统计信息化建设有一个更大的推进。
       2014年是我国的改革之年,也是重要的统计改革之年,也是统计信息化实现“三个全部”目标的关键之年。让我们以改革为主线,以高昂的斗志,真抓实干的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全面完成2014年信息化建设任务,为实现“三个全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是李强副局长在全国三经普数据处理暨统计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特  稿
01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全面推进统计工作现代化 李  强

统计方略
04 一套表制度  统计工作组织管理模式研究 尹小宁
07 能源统计调查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课题组
08 非行政区域的统计管理工作需创新 秦来生 曹  华 白  敏

聚焦三经普
11 经普路上度蜜月 李  菡
12 提高产品质量,应该做好功课                      于桂谦

热点坊
13 江西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及其差距的实证性分析 陈志诚 廖超群
16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状况调查分析 刘尧飞
18 新型城镇化的统计评价 刘  全  张  勇  李苏宇
20 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性别差异 黄敬宝
23 数说“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高  峰

专栏
25 谁之病 俞肖云

统计科普
26 描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状况的统计规范 李  璐
28 辅助信息及其在抽样设计中的应用 陈培培  金勇进

统计人
30 结缘统计 牵手幸福   陶治军
31 统计巾帼多美丽 韩刚建
32 统计 祝愿 刘  红
32 春之统计 黄  莹

来自基层
33 福州城市居民交通安全意识调查与思考 课题组
35 讷河市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的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陈彦全
37 从西山乡百岁老人构成看巴马长寿人口新特点 梁兆行
39 企业运营管控与统计分析模式的探讨  唐广泉

见 解
41 中国“节能减排”效率空间差异评价与分析 何  融 袁露丹 李庭辉
43 土地信托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谷  彬
45 浅析幸福感测量中的Easterlin悖论 龚江辉
47 青海省生态环境质量初析  郭艳丽
4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上海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赵  娟 
51 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成效 罗正英 徐艳洁
53 江苏省养老保险关系转续统计分析 陈汝军
55 长江中游城市群大众体育特征的统计学分析 李国立
57 众数在高校教师岗位聘任中的作用 王丹萍
58 数说 9 宫春子

瞭望塔
60 2011年一轮OECD/欧盟购买力平价项目结果分析 余芳东

最新数据
62 经济运行点评:
客观看待、全面认识头两个月工业生产增速的回落 钟  宏  黄  涛  
63 全国主要经济统计指标(2014年2月)                     
64 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量值表(2014年2月)

推荐图书 更多
  • 中国统计年鉴2025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与写作
  • 统统告诉你
  • 统计热点问题解读(第⼆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