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发展报告 |  统计年鉴 |  年鉴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特稿列表-> 2022.07总487期
2022.07:深刻把握科技自强内涵 全面提升科创统计效能
0

深刻把握科技自强内涵  全面提升科创统计效能

万东华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再次强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科技创新统计工作者,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认真思考并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以此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统计工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科技自立自强关乎国运。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从国内视角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首,解决的是发展动力的问题。只有加大高水平科技供给,才能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进而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从国际视角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当下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一些西方国家视我为战略竞争对手,对我发展进行全面遏制。只有依靠高水平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的能力,才能彻底改变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的被动格局,支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科技进步规律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塑造新发展优势的关键举措。人类历次工业革命都是从科技发轫,然后演变成为势不可挡的产业创新和社会变革。当前以信息化、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各学科各领域呈现深度交叉融合态势,颠覆性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不断涌现,只有深入参与和融入前沿科技竞争,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战略机遇,塑造出全新的发展优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回顾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艰难起步,改革开放后的引进吸收,新世纪以来的奋力追赶。党的十八大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发展再次提速,创新实力显著增强,2021R&D经费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R&D经费与GDP之比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如今,我国已迈入科技大国行列,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但仍然面临着诸多短板和挑战: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还较为薄弱,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仍严重受制于人,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仍存在诸多梗阻等。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与机遇意识,聚焦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激励,优化资源配置和创新生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科技创新必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最坚实的支撑。

 

夯实科技统计,助力科技腾飞。知识更新更快、技术迭代更频繁、科创主体更加复杂多元等特点给统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未来,科技创新统计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努力发挥好统计工作在科技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

 

第一,下好科技创新统计改革“先手棋”,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优化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和成效等指标设计,关注科研活动范式变化和国际规范调整动向,改进基础研究、抽样推算等统计方法,将更加多元的研发活动主体和新生科技创新业态纳入调查监测范围,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改革要求,进一步健全研发统计和创新调查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统计体系。

 

第二,坚守科技创新数据质量“生命线”,落实数据质量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监控。在统计方法上,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主动顺应现代企业制度和科研管理机制的发展变化,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在监控手段上,进一步完善数据审核、评估和核查等工作机制,强化数据质量责任与压力传导;在基础建设上,进一步加大依法依规教育和统计业务培训力度,大力推进数据采集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应用。

 

第三,打出科技创新统计服务“组合拳”,发挥科技创新统计监督职能作用。进一步挖掘数据资源富矿,聚焦宏观和微观、创新链和产业链、行业和区域、国际比较等多角度开展分析研究,提升统计分析的深度、广度和效度。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政策落实、产学研融合等重点难点问题部署专题调研,提升选题时效性和针对性。优化《中国创新指数》编制和发布体系,打造综合反映我国创新能力的拳头产品。持续细化数据颗粒度,提高产品可读性,努力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统计服务。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司长)

 

 

数通电子|统计科普|诚招人才|经销商信息|联系我们|版权声明 |
版权所有:中国统计出版社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047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794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7号
电话:010-63376840    传真:010-63376840